10月18日-19日,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微纳传感技术与检测创新论坛(2025)在嘉兴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探索微纳传感新概念、助力技术升级新发展”,由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主办,我校承办,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浙江芯动科技有限公司、宁波韧和科技有限公司、郑州威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协办。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李志宏,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於建明,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红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机械工程学院(机器人工程学院)副院长鹿业波教授主持。

李志宏指出,在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下,传感技术正朝着MEMS化、网络化与系统化方向迅猛发展。本届论坛以“探索微纳传感新概念、助力技术升级新发展”为主题,围绕微纳加工、柔性电子、智慧医疗、脑机交互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希望在促进学科交叉与产学研融合,构建完整的产业创新生态,推动智能微系统技术在医疗健康、汽车电子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於建明指出,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的高校,我校始终以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为己任,深耕微纳传感等前沿科技领域,收获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他强调,微纳传感技术是衡量国家科技实力的关键标志之一;本次论坛恰逢红船精神提出20 周年之际在嘉兴举办,得以汇聚业界精英,可谓正当其时。他表示,希望通过本次论坛的深入研讨,为该领域的创新与发展注入新活力,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任红军作为协办方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他回顾了2022年首届论坛以来,微纳传感产业从技术突破走向场景落地的坚实步伐以及汉威科技深耕传感器领域二十余年,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可控,并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的经验。他期待以本届论坛为契机,与各界专家携手,共同推动微纳传感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广阔市场,赋能千行百业升级。

大会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李晨钟教授以《集成式生物传感器在细胞和器官芯片中的前沿应用》为题,李志宏教授以《基于3D打印技术的植入式微针阵列脑电极》为题,浙江大学苏彬教授以《电化学微纳生物传感-从体外到活体检测》为题,西安交通大学刘红忠教授以《光栅光干涉测量关键技术》为题,我校闫建华教授以《氧化物陶瓷纳米纤维-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为题作主旨报告,分享最新的研究进展。

本届论坛围绕微纳加工与传感器、微纳材料与传感检测、柔性电子与可穿戴技术、生化分子检测与成像、传感检测与智慧医疗、微纳传感与脑机交互、微纳流控与生物微机电、传感器与微系统等8个学术话题,设置了19场分论坛,235位专家通过充分的讨论交流分享了该领域的最新科研进展。


本次论坛吸引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360余位科技工作者参加,我校相关单位教师参加了本次论坛并作报告。